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检测策略,有效减少误报和漏报的情况。
也要看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待巩固,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结构仍需优化。前2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6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前2个月,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加上春节假期有力带动,国民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从生产看,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从需求看,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但从销售来看,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销售额下降29.3%。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
今年以来,市场销售持续恢复,服务消费潜力加快释放。1至2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7.5%,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7.4%;服务业景气度连续2个月回升刘爱华说,随着经济内生动能逐步修复,人流、物流要素流动更加活跃,有利于经济循环逐步改善。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加快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优化支付服务。制定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举措。
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能力。高度重视稳就业,出台支持企业稳岗拓岗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文件和会议,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持续为基层和企业减负。
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贷款大幅增长。
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
支持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发展。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
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强化系统观念,把握和处理好重大关系,从整体上深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从根本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狠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完善吸引外资政策,拓展制度型开放。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放宽放开城市落户条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6.2%。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